開鐮節,品鮮米,慶豐收,迎盛世。連日來,北大荒各地陸續進入收獲季,金色的麥浪,軟糯的玉米,搖鈴的大豆,沉甸甸的稻穗,映襯著喜悅的臉龐,處處呈現著豐收的景象。
在這個收獲的季節里,北大荒大豆節、北大荒稻米節、北大荒開鐮節、北大荒大米品鑒節、北大荒金秋采摘節……“你方唱罷我登場”。北大荒人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肩負“國家隊”的使命擔當,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裝滿北大荒糧,用自己的方式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為北大荒這艘“農業航母”蓄勢賦能。
9月3日,在第八屆中國北大荒大豆節上,沿著九三分公司綿延300公里的農業科技示范帶和10個農業科技園區放眼望去,飽滿的豆莢掛滿豆稈,這是標準化的管理模式、智能化的農機裝備和集成化的農業科技完美融合后結出的碩果。
振興中國大豆產業,北大荒重任在肩。素有“中國綠色大豆之都”之稱的九三分公司先后與20多家科研院所、專業協會聯合構建起農業科技示范網絡體系,今年,建設示范田112個,打造4590畝核心示范區,合作示范應用新技術21項,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試驗項目82項,為北大荒集團1381.6萬畝大豆總產突破40億斤打下堅實基礎。
在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無人農場智慧農業示范區,數十臺農業數據采集設備整齊地立在田間地頭。水稻收獲季節,智慧農業管理平臺根據這些采集設備回傳的數據,科學制定收獲方案,并通過平臺下達指令給智能農機,進行無人化收割。
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北大荒一馬當先。北大荒集團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先后啟動建設了兩批共20個數字農(牧)場,核心示范總面積30.4萬畝,輻射帶動面積236萬畝,形成了一套適合復制推廣的數字農業集成應用解決方案,推動中國智慧農業進入新時代。
這幾天,北大荒農業股份興凱湖分公司大橋管理區種植戶孫大偉正忙著收獲水稻:“我今年種了150畝‘綏粳18’,9月2日開始收割,收獲的糧食直接交給合作社統一變現?!?
比照北大荒集團“雙控一服務”模式,牡丹江農墾興之源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8000多畝水稻全部采用統一品種訂單種植,由合作社提供統一服務、統一收獲,并以每斤高于市場0.05元的價格統一銷售給訂單企業。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穩步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通過扶持、培育集體農場、種糧大戶、規模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主體,引領帶動更多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效銜接。
紅星農場作為北大荒親民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有機白菜專屬基地,于9月6日迎來了2250畝有機白菜的豐收季,預計總產量超過7000噸。50多名工人在田間砍菜、灌袋,收獲后的白菜將成為北大荒親民公司生產有機酸菜的原材料。
近年來,北大荒集團大力推廣“產業公司+基地”“龍頭企業+上下游企業”“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等模式,探索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構建“四區四商四鏈”新格局,提升全產業鏈核心競爭力。
在南泥灣、在小崗村、在日喀則,從冀魯豫到陜甘寧……北大荒的23個區域農服中心遍地開花,他們將與農場基地結對伴飛、報團經營,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抓手,重點布局全國153個縣域農業優勢產區,打造153個生產托管示范區,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種地能手,形成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服務模式,打造一批能示范帶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核心示范點,蹚出一條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新路子,推動北大荒集團由生產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轉變,示范引領中國農業現代化步伐。
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也是北大荒開發建設75周年,對于北大荒人來說,意義非凡。年初以來,北大荒集團上下以“弘揚北大荒精神 砥礪奮進新征程”為主題,廣泛開展了作品征集、文化藝術展、主題采訪、文化月、微視頻展播等各類活動,將喜迎黨的二十大活動不斷推向高潮。
最是一年好“豐”景。金秋九月,黑土地上,成熟的小麥早已收獲入倉,蠟熟期的玉米籽粒飽滿、水稻豐收在望,北大荒集團金戈鐵馬整裝待發,力爭10月20日前完成水稻收獲任務,10月25日前完成玉米、大豆收獲任務,4566.8萬畝糧食作物即將顆粒歸倉。北大荒集團步履鏗鏘地行進在“三大一航母”的征程上,用一個又一個豐收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責任編輯:刊物編輯處